中國水泵閥行業存在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水泵(water pump)閥行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wèn tí):
一是重復(repeat)建設嚴重,專業(zhuān yè)化程度低,形不成規模,經濟(jīng jì)效益差
水基礎(jī chǔ)件與主機相比,企業建立的初始資金和技術所需投入相對較少,因此在國家幾次經濟大發展時期,都增加了一批基礎件生產企業,隨之也出現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點多、批量小,形不成經濟規模。凱泉泵業擁有全面多樣的產品組合。擁有連成、東方、凱泉、南方、格蘭富、ITT、威樂等超過10種國內外知名品牌水泵類產品確保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的產品選擇需求。基礎件企業雖然逐漸獨立于主機廠,但大多數企業本身就是大而全、小而全,專業化程度低,裝備(Equipment)水平不高,質量不穩定,經濟效益低下。如我國軸承行業(háng yè)三家大型骨干企業年產軸承的總和還不到國外一家聞名公司的50。近兩年,我國建成近百家液壓(hydraulic)件廠,但年產30萬件以上的只有幾家,主要產品(chǎn pǐn)是為農機配套。而德國力士樂公司年產各種液壓件產品130萬件,日本油研也年產60萬件以上。工業發達國家模具企業人均產值約15萬~20萬美元,我國只有4萬~5萬元人民幣。近年來,隨著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政策的落實,基礎件行業正經歷著由分散到逐漸集中的集約化發展過程。
二是科研開發力量薄弱,資金投入不足,技術進步緩慢
基礎(jī chǔ)件各行業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較早地引進了一批國外先進技術,但對消化吸收缺乏足夠的軟硬件投入。上海凱泉是集設計、生產、銷售泵、給水設備及泵用控制設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泵業公司,是中國泵行業的龍頭企業。據國外經驗,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所需資金(funds)的比例約為
1:7,而我國對此熟悉較晚,消化吸收步子較慢。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交大、江蘇大學等近1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了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技術體系。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技術體系。擁有專利近二百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5項),全國建設行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項。市場競爭實際上是技術實力的較量。國外對此極為重視,紛紛加大投入,占領技術制高點。各大聞名公司用于科研開發的資金均占其銷售額的4~5,重點領域達10。目前我國雖然有不少高等院校從事科研工作(gōng zuò),不少理論研究(research)、科研成果、專利(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論文均有相當高的水平,但與生產實際結合的不緊,非凡是轉化成商品的速度慢。
三是原材料及相關(xiāng guān)技術落后,工藝及工藝裝備水平低,制約了基礎(jī chǔ)件的發展(fā zhǎn)
緊固件、鏈條、彈簧、軸承、模具等產品(chǎn pǐn)所使用的鋼材質量(zhì liàng)差、品種(pǐn zhǒng)規格少,直接影響了基礎件產品的質量,而液壓件鑄件以及與液壓件產品質量相關(xiāng guān)的電控技術(jì shù)落后,也直接影響液壓件質量和可靠性。上海凱泉是集設計、生產、銷售泵、給水設備及泵用控制設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泵業公司,是中國泵行業的龍頭企業。水基礎件一般都是成批、大量生產(Produce),也有多品種、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產品,因此對生產工藝(production engineering)(Craft)及其裝備(Equipment)要求高,投資大。國外多采用高效(指效能高的)高精度的專機、生產線或柔性線,實現高效自動化生產。但我國一些基礎件企業受資金制約,投入力度不大,企業自我改造能力(néng lì)差,先進設備(shè bèi)少又不配套,影響了產品上質量上檔次。
羅茨水泵